悦览八桂
首页 -> 悦览八桂
  • 邮中游广西 桂风壮韵方寸寻

  • 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山环水绕、四季花开、稻香蔗甜、鱼肥蟹黄的八桂大地上,世代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民族,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40多个其他民族落户。在年复一年相互影响、相互兼容的共同生活中,广西各族人民辛勤劳作,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共谋发展,绘就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卷,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缔造,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家在青山绿水间


    民居建筑,是指城镇、村落中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各类建筑,包括居民的住宅及其相应的公共建筑和设施,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社会、文化、民俗以及地形、气候、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土地湿润,植被茂密。在山地、丘陵与河谷地区聚居的壮、汉、瑶、苗、侗、毛南、彝、水、仡佬等世代以农业为生的民族,因地制宜地建造了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干栏民居,森林、河溪、村寨、田地在不同海拔层次上的有序分布和协调布局,展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美。


    广西是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壮族干栏是最具特色的广西民居类型。壮族干栏一般分为三层:底层为架空或用木块、竹片、夯土、片石围合的通风性能极好的空间,用于圈养牲畜、家禽,置放农具和杂物,层高较矮;第二层为居住层,内设厅堂、火塘、居室;顶层为阁楼,用以储存粮食,放置家什。



    侗族擅长木构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广西北部的侗族地区,沿溪逢河必有风雨桥。风雨桥作为侗族的一种重要公共建筑,除了具有汉族、瑶族等民族的廊桥、花桥遮风避雨的特征外,还有许多独特的创造。侗族工匠不绘图,不制模,不用一钉一铆,只凭经验和想象,以质地优良的杉木凿榫挖孔,横穿直套,就把结构严谨,外观或简朴或华丽,极富民族气质的风雨桥建造起来。位于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的程阳桥,建于1912年,是侗族风雨桥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梯田龙胜奇


    地处广西东北部、越城岭西南麓的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群山环峙,梯田广布。狭义的龙胜梯田,专指位于龙胜县龙脊镇东面主要由壮瑶山民开辟的梯田群。因梯田依附的山体绵延起伏,有如巨龙脊背,密密匝匝的田块,又像片片龙鳞镶嵌在迤逦行进的龙身之上,故统称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建造于海拔1916米的崇山峻岭深处,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至1200米之间,最大高度差为860多米,坡度在26度至50度之间。伴着季节、时辰和天气的更替,线条潇洒流畅、层次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壮观的梯田,变幻出点、线、面完美结合的不同面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龙脊梯田始建于秦朝,成形于唐朝,完工于明朝,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脊梯田先后获评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广西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位于龙脊镇大寨村的金坑梯田,是瑶族支系红瑶的摇篮。“西山韶乐”观景点设在海拔1180米的金坑梯田最高处,登临俯瞰,数千条田埂组成的立体曲谱壮丽雄奇,梯田上的土山包,则像曲谱上的梦幻音符,演绎着八音交响共鸣的壮美乐章。2013年5月19日发行的普32《美丽中国》(一)“龙胜梯田”邮票的图案,是一幅取材于“西山韶乐”,反映金坑梯田春种景象的摄影作品。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已经插上秧苗的梯田衬着菁菁远山,飘缈的烟雾曼妙卷舒,天光云影映照之下,万千气象尽在其中。2016年4月8日,是西安2016第17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设立的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主题宣传日,中国邮政特别推出了以《美丽中国》套票中的“龙胜梯田”印制的四方连邮票张。




    把美丽穿戴身上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盛装最能显示民族特征。


    广西世居民族自古“好五色衣裳”,喜在领口、袖口、胸襟、衣角、裙边、裤脚等部位装饰精美的花纹图案。除了具有美化功能,服饰的颜色、图案有的可作为族群标志,有的可作为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的象征,有的则反映民族的历史。各民族的服饰样式、风格因生活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相异而各有特色,别具风采。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壮族支系,服饰不尽相同。当代壮族民间的服装款式一般为上下分开的短装:男为上衣下裤(一般上穿开胸对襟短衣,下穿长裤),头上缠布;女为上衣下裙或裤,缠以各式各样的印花、提花毛巾作为头巾(近些年女子头饰多为粽子式头套)。服装颜色总体分黑衣、白衣、蓝衣、红衣四大类。



    广西汉族的传统服饰多与内地汉族相同,但广西西北部山区的“高山汉”,因长期与当地壮族相邻而居,服饰深受壮族影响。



    瑶族服饰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是2006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统的瑶族服饰尚黑、蓝、青、白等色,头饰有尖、圆、盘、筒等形状。男子一般穿对襟铜扣或布扣上衣,扎腰带,下穿宽腿长裤,扎绑腿,头、额扎布;女子一般穿无领短衣,下穿挑花长裤,扎绣花腰带或围裙。瑶族服饰素以丰富多彩著称,不同的瑶族支系,其服饰各有特点。



    苗族的传统服饰基本保存在妇女服饰中:头戴银冠,青布短衣,脖套银项圈,胸挂银牌,下穿褶裙,其盛装之繁缛秀美,堪称古今中外之冠。



    侗族的服饰衣料,多是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男子以着唐装为主,头包长青帕。女子头挽发髻置于头部左前方或脑后,插头簪或银梳,戴耳环、手镯和项圈,穿大襟无领滚边衣,系带扣,里挂胸襟,下围百褶裙,系绑腿,着云勾鞋。



     

    仫佬族衣着简朴。男子多穿对襟短上衣,束腰带,着长裤;妇女多穿滚粗边的宽袍阔袖满襟上衣,下穿蓝黑两色花边长裤。



    毛南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下穿宽筒蓝黑土布长裤,缠头巾;女子上衣右开襟,衣领稍高,沿衣领及开襟曲线和袖口均镶嵌有三道花边,下穿裤脚滚边宽筒长裤,外出活动喜带花竹帽。



    广西回族与其它地区的回族一样,服饰尚白,无论新旧,都以整洁、得体为上。男子喜戴无檐小帽,颜色以白色、圆顶居多,帽子上绣有花纹或经文,穿白色衬衣,外罩马甲;女子有戴红、白绿盖头的习惯。



    京族服饰朴实无华,别具一格。男子上衣对襟窄袖平膝,下着长而宽的黑布裤子;妇女留中分长发于脑后结辫,穿无领对襟窄袖紧身上衣,下身穿褐色或黑色长档宽脚裤外出做客,逢喜庆或外出,则穿上粉绿、天蓝或白色紧身高衩旗袍式长衫,戴上特有的尖顶斗笠。



    广西彝族的服饰,因支系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类型。与云南、四川、贵州彝族诺苏支系服饰相仿的黑彝崇尚黑色,男子头扎“英雄结”,身披羊毛披毯,女子盘发包彩色头巾,着右衽滚边上衣、三节多色长裙。



    水族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为主。男子青布包头,上穿青色对襟衣,下着满档宽筒裤;女子上穿浅蓝或黑色大襟圆领宽袖半长衣,袖笼上端、袖口、胸部镶花边,系挂蓝黑或青色绣花围裙,下穿靛青长裤,脚穿绣花鞋,常用银梳、银钗、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等装饰。



    广西的仡佬族因长期与壮、苗、汉等民族杂居,受民族文化融合影响较大。男服与汉族相同,前胸对襟;女子服饰相对繁杂,上穿黑、蓝或绿色右衽齐腰短上衣,下穿绣花长裙,裙头系挂彩色绣花条,裙外扎以黑色为基调的围腰。




    壮锦绣球显手艺


    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以壮锦、绣球为代表的壮族织绣艺术已经成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承载壮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壮锦萌芽于汉代,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是用棉纱和丝线织制的花纹斑斓的传统纺织工艺品,它与纯丝绸织成的宋锦、蜀锦、云锦合称中国四大名锦。


    自古以来,织锦就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在南宁以及左右江、红水河流域的壮族地区,妇女们在装有支撑系统和传动、提花等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原色细纱为经,以彩色丝线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按构思编织壮锦。20世纪50年代,广西分别在忻城、靖西、宾阳三县成立了壮锦厂,传承和发展壮锦编织技艺,其中宾阳县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壮锦生产基地,并产生了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红、大绿、大蓝、大黄是壮锦的重要特征。在一幅壮锦中,或是其中的一个图案里,有时会采用四五种颜色,多的则采用七八种或者是十几种颜色,但图案整体看上去,色彩层次分明,繁杂而不乱,柔和而不浓艳。聪敏灵巧的壮族人,把自然的千般美,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浓缩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带在身边,摆在家里,馈赠至爱亲朋。


    作为壮族定情物和吉祥物的绣球,也因蕴涵着浓郁的壮族风情和精美的手工刺绣工艺,在广西众多民间工艺品中独树一帜。


    在百色靖西市的旧州壮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制作绣球的“车间”。心灵手巧的壮族手工艺人先用红、黄、绿三色绵绸制成柑桔或柚子瓣体,再在其上用彩丝或加彩绢绣上各种精美的花纹和图案,然后按6瓣、8瓣或12瓣缝合成球体,最后在绣球的上端系上便于投掷的彩带,下端系上五彩丝坠或珠穗。


    过去,壮家人曾在绣球内填充谷物的种子,这除了使绣球具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接外,更因为绣球是代表吉祥如意的物品。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种子意味着族群的生育、生长和兴旺。
     

    今天,壮族的传人在不断地为绣球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品注入新的元素。绣球,在新时代也绽放着璀璨的光彩。




    山歌年年唱春光


    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梧州、玉林、贺州的一些汉族地区,“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壮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一向以好歌、能歌著称,盛大的歌圩是“壮族三月三”区别于其他民族“三月三”的显著特点。


    歌圩有圩日的性质,也有商贸、饮食、娱乐等一般圩日所具有的综合功能,但以歌作为圩的主干和主体。“三月三”歌圩在广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壮族投入春耕大忙前以歌乐神,尽情欢愉的活动,人们做五色糯饭,染红色彩蛋,表达祈求丰年的美好愿望,后来又逐渐发展成青年男女唱歌结缘交情,开展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舞龙、舞狮等民俗及民族文体活动的综合性节日。唱情歌、对情歌几乎是歌圩永恒不变的主题。未婚男女在对歌、赛歌活动中情投意合,就会互赠绣球等定情信物。


    在广西,壮、苗、瑶、布依、仫佬、汉等民族都流传着刘三姐的传说。在零散细碎且内容不尽相同的各种刘三姐传说版本中,以河池宜州市和柳州市一带的壮族刘三姐传说最为人所熟知。广西的灵山秀水和壮族以歌代言、以歌解事、以歌明理、以歌传情的歌唱习俗,孕育了歌才出众的刘三姐。有着“山歌之仙”和“山歌之祖”美誉的刘三姐,是广西民歌、壮族山歌的形象性标志,“三月三”歌圩相传即是刘三姐所创。


    如火木棉红绯绯,八方宾朋来相会,山歌牵动千家情,壮乡歌海浪花飞。1999年,从壮族传统歌圩发展而来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开启了民歌在广西首府南宁市生根壮大的大幕,使南宁成为天下民歌最眷恋的地方。2006年,刘三姐歌谣、那坡壮族民歌、壮族歌圩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壮族嘹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三声部民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飘过历史河流的歌圩,今日依然风流。



     





    金凤含情送祥瑞


    凤凰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雄雌匹配的神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种首如锦鸡、冠似如意、翅比仙鹤的灵异之物,能让祥瑞降临于世,能预示天下太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集百鸟之美于一身的凤凰,不仅是实用的图腾标记,更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


    壮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凤凰同样包孕了壮族人的原始崇拜。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证实壮族先民自古就崇拜鸟。而凤凰正是由鸟图腾演化的图腾神。在壮族的传统观念中,凤凰是最为尊贵的吉祥鸟,壮语叫“雒弘”,壮族人认为它不仅能通鬼神,而且能传天意,因而特别崇仰它,喜爱它。他们常将翩然起舞的凤凰绣在壮锦和服饰上,甚至镂在银饰上。寄寓了特定民俗愿望的凤凰,已经固化为带有明显壮民族特征的吉祥意象。


    在2004年11月1日发行的2005年普通型贺年(有奖)明信片,展示了全国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民俗民风。其中广西的主图为一位头缠提花头巾,身着对襟无领上衣和镶边长裤,脚踩祥云,手捧绣球的壮族少女和一只颈脖微伸,双翼张举,羽尾向上蜷曲,姿态柔美动人的金凤凰。少女以绣球传递吉祥情意,引来凤凰和鸣祝颂。




    穿越时空的鼓声


    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青铜艺术瑰宝,从春秋晚期至今,绵延发展了2000多年,从未间断。直到今天,在广西壮族、瑶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在流行铜鼓习俗。在逾千年的传承过程中,铜鼓被视为通神“法器”和权力“重器”,也被当做乐器。


    铜鼓的鼓面中心刻有太阳纹、云纹等纹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有青蛙、骑士、龟、鸟等立体雕塑,鼓胸、鼓腰也有许多装饰图案,反映少数民族对自然现象、生存环境、图腾的崇拜。


    作为集雕刻、绘画、音乐、舞蹈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品,铜鼓造型厚实、庄重,既有精美的圆雕、浮雕,以及由各种流畅线条所构成的独具特色的装饰,可作为静态艺术来欣赏(在当代广西城市建筑中,也有以铜鼓造型为蓝本建造的人文景观,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又能打击出雄浑铿锵的音调,配以舞蹈形成壮观的场面,具有动态艺术产生的审美效果。2006年和2008年,壮族铜鼓习俗和田林瑶族铜鼓舞分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国家。广西是历史上铸造、使用铜鼓最集中的地区,发现铜鼓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类型最为齐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铜鼓大本营”。




    舞出最炫民族风


    广西的民族歌舞源远流长,遍及壮乡、苗寨和瑶山等不同区域,深深扎根在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201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古代壮民族的艺术瑰宝和文化结晶。2000多年前,壮族先民不畏艰险,在左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上绘制了大量赭红色岩画,神秘而隆重的集体歌舞祭祀场景因此得以永远定格。而流传于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和燕峒乡一带的捞虾舞,则表现了壮族姑娘下河捞虾,与在河边钓鱼的壮族小伙对唱山歌,表达爱意的情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广西,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芦笙舞是广西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吹奏者摇臂、甩腰、转胯、摆腿,边吹边跳,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都极其精彩。


    自唐代始,中国史书就有关于瑶族跳长鼓舞的记载。这一舞蹈一般是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祭祀祖先的盘王节等瑶族传统节庆和丰收、婚嫁等场合表演。尽管瑶族各个支系的长鼓舞表现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所差异,但男子将长鼓挂于腰间,一手握鼓,一手拍打鼓面,边拍边跳,女子穿插其间,唱歌助兴的形式则是共通的。2008年,瑶族长鼓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快乐的民间体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西世居民族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间体育项目或起源于狩猎、农事、征战,或起源于宗教、民俗,集娱乐表演和健身竞技于一身,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常与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多在民间祭祀、节庆活动中和农闲时在自然山水环境中集中开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广西体育管理部门和体育专家的挖掘整理,许多项目得到普及推广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社会大众喜爱和积极参与的集体文娱活动。



    抛绣球原为桂西地区的壮族青年男女在歌圩上寻友求爱,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宋代已很盛行,后来逐渐演变为竞技比赛。2007年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竞赛项目。比赛分团体赛和男女个人赛,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有规定的比赛时间,比赛时间内哪方投入的球多哪方为胜。


    板鞋竞速是一项极富竞技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节奏感极强的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原是广西壮族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发明的一种练兵方法,明中叶起源于今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吾隘镇那地村。2007年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竞赛项目。比赛时,各参赛队以3人或多人为一组,共同套穿两只长1米或1米以上木制板鞋,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地在规定跑道内向前快速行走,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胜负。

     


    抢花炮流行于广西侗族、壮族、仫佬族和汉族等民族,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镇举行的抢花炮活动最为热烈。花炮(也称炮圈)是一个彩色小圆环,比赛时需要借助发射器送入空中,落下后由参赛双方队员奋力拼抢,抢到花炮送至指定地点者为赢方。传统的抢花炮方式是以家庭、家族或村寨为单位选拔青壮年男子组队参赛。抢花炮是智慧、力量、速度和技巧的较量,对抗性极强,故有“东方橄榄球”之誉,2006年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竞赛项目。